当前位置:

舂陵枪声

来源:中国·新田网 作者:乐照源 编辑:王雨松 2010-09-21 20:32:22
—分享—
    
  
  乐照源简介:
 
  乐照源 男 1970年3月出生,新田县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历史小说《状元楼》、《舂陵枪声》,散文《金陵镇的婆娘们》获全国大赛二等奖。当过种田农民、泥瓦工匠、乡镇干部、记者编辑、专职文秘,现任职于新田县文化局。热爱生活、业余时间爱好读书、旅游和摄影。自诩为“双碧广场卖羊肉串的维吾尔族快乐小伙子”。
 
  引    子

  
  民国三十五年二月,共产党员刘惕恒奉组织派遣,接受开展武装斗争和扰敌支前的任务,自武汉大学回新田,在县师任教,秘密组织了“时事研究会”。
  民国三十八年五月,长沙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成铁侠派罗杰来新田联络进步力量,决定在新田起事。十五日,新田、桂阳、宁远三县地下工作人员在新田、桂阳两县边境的白头岭开会,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军区第二分区司令部”,乐志任司令员,李铁山、陈连城任副司令员。下分三个团、一个直属连、一个政工队,计五百四十人、二百八十支枪。六月,增加到七百八十人、三百五十支枪。八月,与临武县地方游击队合并称“湖南湘南军区”,下分七个纵队。新田地下武装为第六纵队,八百四十人,四百四十支枪。九月下旬,湘南军区与湘南支队汇合,在沙田正式改编。
             
   
  1              革命火种
  
  
  
  新田位于湖南省南部,上达长武,下通两广,历来为军事要冲。一条舂陵河波光粼粼,自北向南汇入湘江,到达长江。民国三十五年二月,共产党员刘惕恒从武汉大学回新田,以教书为名,在新田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成立了“时事研究会”,组织进步青年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因国民党大肆清查共产党嫌疑分子,实行“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政策,大批进步人士惨遭杀害,仅仅在博大乡刀把岩一天就杀害共产党嫌疑人二十八名。血雨腥风笼罩着新田,笼罩着舂陵大地。刘惕恒不得不离开新田,“时事研究会”消亡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批进步知识青年又秘密组织了“读书会”,进行地下革命活动。乐志就是这个读书会最活跃的组织者之一。
  一九二零年十月一日,乐志出生于湖南省新田县潭田村。潭田村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这里有著名的新田八景之一“朝阳晓日”,有诗曰:
  旭日初开曙,苍凉紫气浮。
  晴葵含向露,晓竹带烟收。
  射水波光灿,穿林叶影稠。
  山深僧觉否?闲傲薄书投。
  乐志出生在潭田村一座古老而宽大的庄园房子里,这座庄园房子大约有一千五百平方米。乐志的家庭有五百石禾田,在县城五乡圩有几十间大大小小的铺面,在潭田村是首富。乐志的曾祖父是名进士,祖父是名举人,家道旺盛。乐志的父亲在祖父的教导下,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又会武功,太极剑和少林棍炉火纯青,文治武功是名全才。他还精通医道,治病救人远近闻名。乐志的母亲是一个性格和善的妇女,念过私塾,会写一手秀丽、端正的毛笔字,会背诵许多古诗、古词。乐志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胸怀大志。
  这一天,乐志身着长袍,头戴黑沿帽,坐在新民图书馆里翻阅各种报纸、杂志。他是这里的一名会计科员,可以随时来阅读。乐志很喜欢这个图书馆,它虽然不大,却有些新东西。为了搞好晚上的读书会,乐志事前做了安排,那就是学习共产党的十大政纲。一九三四年,红一军团经过新田,在县城文庙的墙上书写了“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一、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二、没收外国企业家的企业和银行;三、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治权;四、推翻军阀;五、建立工农兵会议(苏维埃)政府;六、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七、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八、改善士兵生活;九、取消一切军阀和政府的地方捐税;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乐志回到新民图书馆那间僻静的会计办公室,开始作发言笔记。他认真专注,以致郑竹青敲他的房门,半天也叫不开。郑竹青的身份是新民图书馆管理员。老半天乐志才来开门,进入房间,让了坐,两人商议今晚学习的有关具体事宜。
  商议好后,乐志和郑竹青来到了黄碧秋家。
  这是榨上村一个普通的农家,是城郊,靠近县城。黄碧秋家住得较偏,房子很宽敞,是学习的好地方。黄碧秋的父母很健朗,为人随和,一个弟弟在长沙读书。
  这天,黄碧秋忙着给读书会做一面红旗,没有外出。乐志和郑竹青一到,她连忙从卧室的衣柜里取出那面红旗给乐志看。旗子不大,长一米,宽零点六米,是原封红布做的,上面钉着黄布剪成的铁锤、镰刀,是乐志画的图样,黄碧秋照样子做出来的。乐志把那面红旗用两手捧着,望着,想起了许多事情,不觉的发起呆来。黄碧秋见他这样,很不放心地问道:
  “怎么啦?是不是我没绣对?”
  乐志摇摇头说:“不是那么回事,是我看见它,想起了许多事情。”
  黄碧秋听了点点头,露出非常神往的样子。看乐志和黄碧秋两人那默默无言的神态,大概那面发出新布气味的红旗,已经把他们的思绪带出这间房子了,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乐志又说:“你绣得很对很准,一根线条也没漏。只是我没画正,你看,这镰刀尖儿也短了一些,不过不用再改了。”
  黄碧秋哪肯依,拿过旗子用剪刀收窄了一些,镰刀尖儿变成了弯弯的、长长的,十分好看,又拿起针线轻轻地绣了起来。这时候,乐志亲切朴实地说:“碧秋啊,我给你做个媒吧。”
  她也落落大方地问道:“谁啊?你把我做给谁?”她的眼光从旗子上移到了乐志的脸上。
  乐志坦然地说:“嫁到潭田村去,怎么样?”
  黄碧秋温柔地说:“潭田不好!”
  “潭田不好么,你怎么经常去潭田啊。”
  “那是工作的需要。”
  黄碧秋的心思被乐志猜中了,她羞涩地笑了,满脸通红。乐志望着她,也望着郑竹青笑了。黄碧秋和潭田的读书会员乐锦龙两情相悦,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这天天黑后,读书会在县城的会员陆续来到了黄碧秋家。黄碧秋的父亲年纪大,站在屋前的空坪上抽烟,替他们放哨,看样子十分地认真负责。来开会的人一进堂屋,立即被那庄严的景象给吸引住了。堂屋前收拾得干干净净,桌子放在右边,桌子上点着一盏桐油灯,桌前摆了一排矮凳子,矮凳子后面又摆了三排长凳子。最耀眼、最叫人动心的是右边墙上挂着的那面红旗,这面红旗改变了整个堂屋的面貌。
  乐志一走进堂屋,见了这面红旗,心血都在沸腾,喉咙热辣辣的,眼睛痒痒的。乐志想, 这面旗帜如果能插在县衙就好了,我们就扬眉吐气了。
  进来的人慢慢多了,这些以前有说有笑,爱互相打趣的青年们,今天改变了容颜,严肃地绷着脸孔不说话,连平时快舌快嘴的温兴仁、诙谐逗笑的杨宏伟都成了哑巴似的不吭声。不久,郑竹青点过人数后,读书会就开始了。乐志坐在桌子边的油灯下,逐条解释共产党的十大政纲,他本来作好了笔记,可是他并未看笔记,那十条政纲都已经记在他的脑子里面去了,他讲的时候,也不是在演说,而是在聊天。每解释一条纲领,他都要联系在坐的每一个人,或大家所熟悉的事情,好像是在讲故事。他每讲一条,又做一番讲解。每提出一条,会场就引起一阵活跃,一阵轰动,有时一阵喝彩,有时一阵掌声。会员们全都露出生动活泼的样子,眉飞色舞,七嘴八舌。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如果是这样,等于多活一辈子。”
  这时候,黄碧秋觉得乐志这个人形象十分伟大,这些话说得多好,多有分量,多中意。会场松动一下,又逐渐平静下来。
  “联合无产阶级,打倒帝国主义。”乐志又继续说。清晰的嗓子传达的每一条纲领,都是这样的激励人心,使得会场上一会悄然无声,一会哄哄闹闹。
  乐志讲完后,又有会员发言。不知不觉,那盏桐油灯干了,黄碧秋添了灯油。她知道乐志有演讲能力,可没有想到乐志的思想是那么的深睿。她看了看乐志,觉得他不是一名会计,也不是一个老师,而是一个政治家、一个英雄。郑竹青在一旁听着,看见大家都睁大了眼睛、张着嘴,满脸振奋,专心专意地听着,也不免心中叫好。
  乐志讲完,喝了一口开水,不用郑竹青宣布,大家就十分热烈地讨论起来。大家都觉得只有这个政纲,才说了他们的心里话,这才是自己的政纲,这只有共产党才提得出来,要扫除贫穷、饥寒、屈辱、痛苦,要解放新田,只有实行这个政纲。
  讨论了一段时间后,郑竹青大声说:“‘读书会’首先物色进步知识青年,阅读进步书刊,学习时事,了解当前形势,思想符合条件才能入会。然后讨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和前途,社会发展规律,三民主义和国共两党斗争的形势,同时暴露蒋介石卖国投靠美帝、迫害进步人士等罪行,达到‘反蒋拥共’的目的。我们成立读书会,就是为了解放中国、解放新田。共产党是真正的反帝、反封建,对农民、对工人有好处,对广大的贫苦人都有好处。现在就看各位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决心了,对打倒敌人有没有决心,对坚持革命有没有决心,等共产党的解决大军一到,消灭敌人,解放新田,建立人民的政权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大家都听过他那清亮淳厚的嗓子,大家都惊异他最后几句话说得这么深厚、这么雄壮、这么好听,他说到“简单”二字时,好像抓羽毛一样的轻,他伸手在空中轻轻一抓,好像已经把敌人抓到手里一样。大家听得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直到深夜,读书会才散会。
$Page_Split$
  2 接受任务
  
  
  
  在长沙通往新田的路上,有一个身体结实矮小、年纪三十上下的壮年男子,正冒着凄风苦雨,在崎岖泥泞的大道上赶路

来源:中国·新田网

作者:乐照源

编辑:王雨松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