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姚明自信活跃造就NBA神话 成新一代中国符号

来源:中新网 编辑:王雨松 2010-09-21 19:46:01
—分享—

 

    资料图:姚明在比赛中。 中新社发 欧文 摄

 

  新世纪之初,中国经济开始与世界接轨,而一个来自上海的大男孩也在这样的时刻,在欢迎与质疑声中,登陆美国人最热爱也是最挑剔的赛场之一——NBA。

  首场比赛并不成功,但姚明的感言却让人难忘:“这就算是重走长征路吧。”

  历经波折,如今,在美国球迷眼中,在国际舆论的关注中,“YAO”已不仅仅是一名在NBA打球的中国球员,更是一个“中国符号”,是中国新一代运动员、新一代青年的代名词。

  2002年10月20日清晨,22岁的姚明告别烟雨蒙蒙的上海,登上了国航CA929航班,休斯敦火箭队已经等得有些着急了。

  十几个小时之后,姚明终于出现在休斯敦机场,他受到了热烈欢迎,盛大的场面甚至让他感觉有些紧张,一个矮个子的年轻白人略带羞涩地走到他面前,说:“你好,我叫潘克伦,你的翻译。”

  休斯敦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对姚明的热情,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隔上不远就能看到姚明的面孔,下面一行字写着:和姚明一起开创大场面。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休斯敦人那样欢迎姚明,在NBA选秀大会上,当火箭队用状元签选中姚明之后,担任电视评论员的“大嘴”巴克利吃惊地大叫:“火箭竟然选了一名中国球员,这可是NBA第一个外籍状元秀,他们疯了吗!”

  与此同时,在北京,姚明和家人坐在CNN的演播室里,通过电视屏幕观看了选秀大会,当听到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念到姚明的名字时,全家人仅仅是微微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在外界看来,姚明作为一名球员已经顺利获得了成功,然而对姚明、他的家人和团队来说,在加盟NBA前后的这段日子,处处充满了波折和挑战。新世纪之初,虽然中国的经济已经逐步同世界接轨,但在姚明之前,中国的体育界还没有“对外输出”过一个竞技价值和商业价值如此巨大的运动员,这注定了姚明进军NBA的道路不可能平坦。

  让世界惊讶的20岁中锋

  姚明第一次觉得自己还可以是在1998年,当时他18岁,和刘炜一起去了美国,先是参加训练营,然后加入了一支名叫High Five的球队,在全美巡回比赛。球队在圣地亚哥的时候,姚明遇到了当时15岁的泰森·钱德勒,两人第一次交手,后者已经在美国小有名气,人人都认为他将来肯定能被NBA选中,姚明打得钱德勒没脾气,从那以后他就想:“也许有一天我也能打NBA。”

  仅仅两年之后,姚明就让全世界看到了他的价值。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刚刚过完20岁生日的姚明迎来了自己的首场奥运比赛,对手就是美国梦四队,姚明在内线的威力让NBA巨星们吃了一惊。这场比赛之后,前苏联队萨博尼斯的老教练戈迈尔斯基兴奋不已,他反复地说:“把姚明给我,把姚明给我,两年之后,他将是一个更加出色、无懈可击的新萨博尼斯!”而一名美国教练也拉着新华社资深篮球记者徐济成激动地说:“我现在兴奋得想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天才,姚明的高大和灵活达到了中锋的某种极致。”

  那一年,ESPN将“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球员”奖项授予了姚明。

  2001年的选秀夭折

  正当世界迫切期待一个天才中锋崛起的时候,姚明登陆NBA的过程却格外坎坷。

  姚明的美方经纪人比尔·达菲回忆道:“我们当时真的已经做好了让姚明参加2001年选秀的准备,但出了常青公司的事情,上海大鲨鱼又不放他,那是姚明的低潮期。”

  常青公司是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体育经纪公司,他们让姚明签了一份一页半纸的合同,其中规定常青公司将从姚明收入中拿走33%——包括NBA合同收入、广告及所有其他收入。当时上海大鲨鱼队的一位官员带着姚明及其父母去了常青公司经纪人迈克·科尼下榻的酒店,谈判僵持到凌晨3点,如果不签约,姚明就走不了,最后只能签字。好在NBA球员工会发现这是一份不合规定的合同,可以随时中止。一周之后,姚明的父母宣布这份合同无效。

  问题并没有结束,围绕姚明赴NBA打球的收益分配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当时的上海大鲨鱼队要求选中姚明的NBA球队支付一定数量的赔偿金,但他们并没有同任何球队达成协议。最终,在各种因素的制衡羁绊中,姚明无缘参加2001年选秀。

  那一年的4月,王治郅加盟了NBA小牛队。

  留在上海队的姚明帮助球队在2002年4月20日拿到了CBA冠军,那时他已经21岁零8个月,在总决赛中场均得到41.8分21个篮板,这个舞台已经远远不够姚明施展。夺冠之夜,上海东方俱乐部宣布放行姚明参加NBA选秀,那晚,姚明说:“我知道,我在中国联赛的一切就这样结束了,我一直在等这一天。上海对我有恩,它让我成长成球星,但同时也教会了我更加坚强。”

  波折不断的68天

  从4月20日CBA夺冠到6月27日选秀大会举行,其间风波不断。除了上海方面关于姚明收入分配的要求之外,篮协的一份《篮球运动员涉外转会管理暂行办法》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按照该《办法》的规定,在姚明的全部收入中,中国篮协将获得30%作为发展基金,上海市方面获得10%,其余10%上缴国家体育总局。这份规定的曝光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在激烈的反对声中,篮协并没有对姚明执行这份《办法》。

  同上海东方俱乐部方面关于买断合同费用的谈判异常艰苦,用“破釜沉舟”来形容当年姚明的状况并不为过,姚之队准备了两份声明,一份是姚明宣布参加选秀,一份是姚明宣布告别篮球。

  姚明当年买断合同的金额从来没有正式公布,但当晚ESPN就在网络上透露,买断协议金额接近千万美元。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任何一名国际球员为了进入NBA而付出如此昂贵的代价。

  然而,波折还没有结束。

  直到选秀大会前12个小时,火箭队仍然可能放弃选择姚明,这是因为他们迟迟没有收到中国篮协发出的许可信,没有这封许可信,火箭无法确认姚明未来能否真的加盟NBA。

  当时火箭队高层带着焦急的心情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当地时间6月27日、选秀大会当天早上8点,他们终于看到了中国篮协的传真,但满纸全是中文,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将文件发到香港,让当时NBA亚洲公司的人员帮助翻译确认。火箭队高层从电话里听到了好消息:“姚明被确认可以到NBA打球。”

  经历了如此多的波折,而事实上,事情要比文字所描述的复杂得多,不过,姚明从来没有公开发出过抱怨,即使不得不成为NBA选秀历史上第一位未到现场的状元秀,他始终保持着沉稳和冷静。因为他知道,这些只是个开始。

  NBA让姚明紧张

  初入NBA时,姚明曾经对他的朋友袒露过自己内心的焦虑:“我从来没有像这几天这么紧张过,我要训练,要尽快去学习战术,要尽快去和那些队友们成为朋友,还要去银行开户,去签房产证明,去不停地做身体检查。你有没有体会过那种心理非常杂乱无序的感觉?还有,打过的那两场热身赛,对抗的强度真的超出我的想象。在场上抢篮板,简直像抢黄金钻石一样。”

  姚明产生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釜山亚运会之后才赶到休斯敦,身体疲劳,没有参加火箭队的季前训练营,错过了4场季前赛,对NBA比赛和在休斯敦新的生活一无所知,更糟糕的是,他的左脚足弓在亚运会同韩国的决赛中受伤。但时间不等人,姚明只能匆匆跨入NBA赛场。

  首场NBA比赛,火箭客场挑战步行者,3亿中国观众观看直播,姚明替补出场10分钟,得到0分2个篮板。比赛结束之后,姚明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就算是重走长征路吧。”

  也正是这场不成功的处子秀,第一次让美国媒体见识了姚明与众不同之处,姚明展示了他积极的心态和独特的思考方式,他说:“万事总要有个开始,这就是我的开始,今后我能够达到和实现的一切,都将源于这个遗憾的开始。我不在乎压力,会给我压力的东西很多,状元秀、新的国家、新的联赛、新的对抗,还有那么多人来采访,但我不往心里去,这是我的必胜法宝。”

  当时,姚明没有向记者们透露他内心的另一种感受,那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必然出现的短暂焦虑:“我也害怕那就是完结,我想火箭也许第二天就把我送回中国。”

  “首发中锋,姚明”

  2002年11月27日下午5点30分,姚明像往常一样,提前两个小时赶到火箭主场康柏中心,当晚同华盛顿奇才队的比赛将是他的第11场NBA比赛。在更衣室里,主教练汤姆贾诺维奇拍了拍姚明的肩膀,说:“姚,今天你首发。”

  这是姚明第一次首发出场,在此之前,他安心当“菜鸟”,比赛的时候坐在替补席上认真学习,不比赛的时候帮老球员买零食、帮球队分发洗好的球衣。首发,意味着他已经得到了球队的承认、站稳了脚跟,而此后姚明用不断接近超级中锋的表现,让主教练再没有理由把他放回到替补席上。

  姚明说,他永远不会忘记第一场NBA常规赛首发的经历,在老主场康柏中心,DJ高喊:“首发中锋,7尺5寸,来自中国的姚明!”整个球馆山呼海啸。

  比赛结束之后,姚明不禁得意地向朋友们炫耀:“

来源:中新网

编辑:王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