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驻村扶贫“六个坚持”——“最美扶贫人”赵晓华优秀事迹

来源:县扶贫办 作者:艮田 编辑:邓提茂 2019-11-18 08:34:54
—分享—

2018年2月,县幼儿园副园长赵晓华任工作队长的两位女同志组成的扶贫工作队进驻了石羊镇宋家村,屈指一算,驻村工作又快两年了。作为一个刚过不惑之年、在教育战线工作近23年的女教师、女校长来说,对学校教学和管理是得心应手之事。可两年来,在全新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全新的工作,她始终如一沉下身、抓时效、敢担当,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克服了许多难题,收获颇多,并总结出了“驻村扶贫‘六个坚持’”之体会,还被评为了“新田县最美扶贫人”

坚持迎难而上,迅速进入新角色。初干农村群众工作,赵晓华确实遇到也克服了很多困难:怎样和基层老百姓打交道?一个老师怎样去扶贫?如何着手扶贫工作?等等。面对这一道道难题,赵晓华没有气馁,不断给自己鼓劲打气,认为党组织派自己驻村扶贫是对自己的信任与历练,说什么也要坚持下去。如今的赵晓华已经完全适应并融入到农村生活。初到村里千头万绪,不知道该怎样开展帮扶工作,她就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请教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学习扶贫惠农政策,主动要求村干部带赵晓华深入田间地头、坐到农家桌旁,面对面、心贴心与百姓唠家常,努力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较快适应了新岗位,进入了新角色。

坚持驻村履责,精准帮扶全覆盖。自驻村帮扶以来,工作队聚焦“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全力以赴、奋发实干、持续用力,推动了宋家村各项工作纵深开展。驻村工作队始终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坚持“五天四夜”吃住在村,认真履职尽责,常态化走访贫困户,群众满意度高。全村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实现全覆盖。

坚持夯实基础,村容村貌大改观。赵晓华同志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基础设施作为民生改善的重要手段,对全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配套升级。首先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2014-2019年投入167万元用于环村路的硬化,进一步解决了居民的出行困难,使全村1524人受益。2017年5月投入10万元对村内两口水井进行维修等饮水工程改善,进一步保障了全村1524人的饮水问题;2017年投入18万元用于村级文体设施建设,丰富了村民业余时间,给村民带来了快乐;2018年投入8万元用于宋家村环村公路路灯建设,方便了村民晚上出行;2019年投入53万元新建村综合服务平台,让干部能在家门口为群众解决困难,受益人口1524人;2019年投入10万元新建村内排洪渠,解决了村内田土洪涝旱灾的情况;截至2018年9月宋家居委会小额信贷10户累计贷款43万元、直接受益人口达到43人。2017年-2019年产业扶持资金共8.65万元,受益人口476人;其次是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提升,村内农产品品种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葡萄、柑桔等。其中水稻种植面积639亩,烤烟种植面积639亩;再次是生态宜居有品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绿化行动质量提高。村内有石场,自2017年5月整改以来,严格按照全县统一标准依法依规加强整改,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复垦复绿整治工作,得到老百姓的好评。村内有公益林2070亩,经济林950亩,2018年又荒山造林200亩,森林覆盖率高。最后是便民乐民。扎实落实绿化亮化工程,2018年投入8万元资金将村内道路全部亮化;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设置5个公益性岗位(1个生态护林员、1个河道保洁员、3个道路保洁员),有专门的保洁员日常保洁,环境更优,宜居水平更高。新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阵地1个,方便群众办事;增添了许多体育健身器材、音乐器材,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每逢大型节日,镇政府、后盾单位、村两委邀请送戏下乡活动,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坚持分类帮扶,贫困农户得实惠。切实落实“十大扶贫工程”,即“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兜底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确保扶贫成效实现最大化。产业扶贫方面: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稳定烤烟、水稻主导产业,全村共43户种植烤烟、水稻,其中贫困户9户,种植面积达639亩,每户每年约均增收15041元;支持农户种植大豆,全村共有69户种植大豆,其中有18户贫困户,大豆种植面积160亩,预计实现产值19万元,每年每户约均增收2753元。另外,村内贫困户的大豆种植户均与石羊镇醋水豆腐专业合作社签订了购销合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路径。金融脱贫方面:链接县城投集团,10户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43万元。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方面:村内有1户村内分散安置易地搬迁户,已竣工验收入住。2013-2019年完成危房改造任务44户,全部完工入住。教育扶贫方面:切实落实“两免一补”、雨露计划等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在校生全部享受到了相应的教育扶贫政策。健康扶贫方面:所有贫困户100%参保,且全部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享受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就业扶贫方面:村内武当山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新村塑料厂与16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和长期用工合同,开展劳务协作脱贫,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新田县各项招聘应聘,参与劳务技术培训。兜底扶贫方面:全村共有低保救助13户18人(兜底3户3人);五保户8户9人;享受养老金191人,实现应保尽保。生态扶贫方面:落实了1名生态护林员开展工作。科技扶贫方面: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县里组织的农业技能培训,9名烟农接受烤烟生产技术培训。在落实“十大扶贫工程”的过程中,坚持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对标对表严格按程序落实,确保扶贫政策一个不漏,保障贫困户应享尽享。

坚持公平公正,阳光操作入人心。精准识别、精准脱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2014年以来,赵晓华在识别、脱贫、帮扶工作中,坚持“三公”原则和村务“四议两公开”制度,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办事,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小组、监事会在民主评议中的作用,做到会议有记录,公示有照片,过程有监督,让精准识别、精准脱贫工作成为阳光行动。

坚持扶智扶志,群众满意凝共识。在村内普遍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宣讲,为全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凝聚基层共识。同时,通过实地入户走访、面谈、讲座等形式,与宋家村两委干部、村民积极交流,为石羊镇脱贫攻坚工作争取基层的理解与支持。2年来,组织精准扶贫送戏下乡2次,扶贫宣讲座谈会2次,覆盖1000余人次,入户发放宣传挂历300余份、相关政策告知书1800余份,在主要干道墙壁制作永久性标语10条,悬挂横幅10条,宣传标语45块。对接后盾单位一把手、村两委干部做到每周二例会,每月开展主题党日,对接帮扶责任人每月入户结对帮扶送政策上门,真正做到了把脱贫攻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讲清楚,把脱贫攻坚的目的和意义讲深刻,把脱贫攻坚的方法和路径讲透彻,有效地统一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思想,凝聚了共识,提振了精气神,提升了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两年来,村里主动跟赵晓华同志打招呼的越来越多了、喊赵晓华同志喝茶的络绎不绝。日久天长,看见更多的是一张张笑脸,听见更多的是一句句暖人的心窝话,工作队不仅走进了贫困户的家,更走进了贫困户的心。赵晓华在工作笔记中写道:“使命在肩,征程在望。我将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打赢这场战役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文/艮田)新田县扶贫办供稿

来源:县扶贫办

作者:艮田

编辑:邓提茂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