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新闻网(通讯员 黄慧)为充分利用科普资源,发挥科协系统科技资源优势和教育部门教育资源优势,新田县科协制定了《新田县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方案》,扩宽了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途径,建立广覆盖、可持续的科普服务“双减”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了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一是优质科普资源进校服务。县科协从教育、科研院所、科普机构等单位遴选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有专业知识背景、科普经验丰富、热心志愿服务的科技工作者纳入全县科技专家人才库,为全县中小学有序开展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和科普类课后服务活动项目提供了智力支持。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科技之光”校园科普展活动、“全民阅读,追梦科学”科普书报刊进校园活动、青少年科学素质知识网络竞赛、“体验科技,畅想未来”科技研学营活动、科技小记者培训与采风活动等系列“科普进校园”活动。
二是加强科普资源建设。各中小学校正常开设科学课,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高中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中小学科学、技术、综合实践等科技类课程。配齐专职科学、技术、综合实践教师,保持科学类课程教师队伍稳定,确保落实规定课时,定期开展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依托《科普中国》、中国数字科技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普湖南》《第二课堂》杂志等开展网上科学直播课程、开设助力“双减”专栏专版等方式,聚力建成一批线上线下优质科普资源,供学生免费使用。
三是组织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县科协会同教育局遴选推介一批符合“双减”导向、学校迫切需求的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纳入学校课后服务合作机构名单,供中小学校选用。每学期组织中小学校到五柳气象科普公园、湖南凤神油茶种植基地、远鸿食用菌科普基地、中医药科普基地等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学课程及学习实践。积极鼓励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到科技园区和企业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参观科技园区和企业展厅、科研实验室、产品生产线等创新空间,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科技企业最新产品、前沿技术。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黄慧
编辑:黄慧芬
本文为新田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